卢安克老师,教师节快乐
卢安克
教师节快乐!
——度公子
2009年,柴静跑到广西南宁的小山村。
她要到板烈村采访一个外国人,一个在这里支教了十年的德国志愿者老师。
没想到这个小山村离北京这么远,要先飞到南宁,走四个半小时的山路到贫困县东兰,再走一个小时更颠簸的山路,才到板烈。
在村口见到这位德国帅哥时,往上看金发碧眼,往下看是双破破烂烂开了口的运动鞋。
附近买不到45码的鞋,他就每天穿着破烂鞋,穿梭在这个只有老人、孩子留守的山村里,谁也不笑话他,村民们尊敬他,孩子们喜欢他。
他叫卢安克,村民和孩子们都称他“卢老师”。
2001年,自打他来到板烈起,就每个月倒贴十块钱租间教室,给学生们上课。
五年后,“感动中国”栏目组找到他,让他做“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”。
原本是桩好事,他吓得赶紧回信:“请别选我。我不想感动中国,只能是中国感动我。”
他也不接受采访,曾有记者伪装成支教志愿者,和他教学生活,回去后就大肆发表文章,卢安克一度抗拒媒体。
柴静千里之外的专访,是他十年来首度露面。
01
1990年,卢安克从德国第一次来中国,呆了三个月,就爱上了这里。
回德后,念念不忘。
1997年,他又回到南宁,在一所残障学校义务教德文。原本风平浪静,直到被公安局查到没有就业证,倒罚了3000元,卢安克也遣送回国。
1999年,他再度回广西,在一所初中教英语。
不用课本,也不测验,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遣词造句,孩子们写出的句子简直像诗,他都认真摘录出来。
课堂教学是自由的,分数却是残酷的。
期末考试班里及格的人只有四五个,平均分也才20分,稳居年级倒数第一,还被倒数第二名远远甩在后面。
家长们看到成绩都到学校炮轰他,卢安克被迫离职。
应试教育阻隔了他,索性去教成年人。
2001年,他在广西隘洞镇,租了一间教室,教那些从来没有上过学的青少年画地图。
在此之前,这些壮族人连起码的普通话都不会说,还要靠他一个外国人来口授。
由于学生年纪大,思维早已僵化,他的教学再次受到阻力。
2003年,这一次他来到了更偏僻的板烈村,在这里,一呆就是十一年。
卢安克从南宁到板烈,是一路从城市节节退守到农村的。
当中国的青年人都在往城里拼命挤时,他走了一条相反的路。
开始时,他需要板烈,后来,板烈离不开他。
每月花十块钱租教室,不拿一分钱工资,还义务给学生们上课,这样的人哪里找去,何况还是个外国人。
02
板烈村,被大山围裹,近年来,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,老祖宗传下来的靠山吃山已经行不通了,所以才户户出去打工,村里几乎只剩下孤老和幼童。
孩子一生下来就被父母扔给爷爷奶奶,去大城市打工往往是家庭唯一的出路。
一代代人背井离乡,在城市底层做着辛苦的体力劳动,领一份微薄薪水,连回家过年,都舍不得路费。
一旦出去了,连续四五年不回家,不奉养父母,不照顾孩子,这在板烈也并不新鲜。
倘若带孩子的老人去世,孩子们通常就得独自生活了。他们每天自己做饭、上学、睡觉,没有大人。
这些被圈养在贫困家乡的留守儿童们,远离父母,无人照顾,就真的成了大山的野孩子,直到卢安克的到来。
每个周末他都去不同孩子的家里,陪他们聊天、打闹、做饭、吃饭,甚至干农活。
孩子去放牛,他跟着,累了就躺在草坡上休息一会儿,天黑了再一起回家。
坐在房间看电视的时候,孩子或靠着他,或在他怀里钻来钻去,这些家里常年见不到大人的孩子,在他怀里找到了亲人般的依恋。
对于留守儿童们来说,大人的陪伴是最稀有。
哪怕班里最顽劣的男孩,也愿意被润物细无声的爱驯养。
他对着镜头说:“我愿意为卢老师做出任何改变。”
03
穷山恶水出陋习,板烈人嗜酒,男人们一旦喝醉,就对孩子拳打脚踢。
被打惯了的孩子跟卢安克混熟之后,问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:“你个子这么高,怎么不打人?”
在这里,被父亲打是理所当然,以暴制暴,谁有体力谁就能称王称霸,文明在他们心中几乎不存在的。
你常能见到几个男孩嬉闹着,就拿石头往对方头上拍,他们像山间的小兽一样健康,也像小兽一样野蛮生长。
为此,卢安克想了个办法。既然孩子们爱看武侠剧,他索性撰写一个武侠剧本《和平剑》,带全班一起拍摄。
正式开拍时,卢安克就拿着录像机跟拍。
刚拍时,有人忘词,有人看镜头,有人捣乱,问题层出不穷,随着剧情的推进,孩子们逐渐享受这个过程,以文明的方式合作和娱乐,这是前所未有的进步。
每拍一集,就在班里放映,大家互相点评,其乐融融。
柴静问:“可是在外人看来,会觉得说这样的创作又不被外界的人看到,只有几个小孩子,拿着光碟在寂寞的大山里放,那它对你来说能有那么大的含意吗,有那么重要吗?”
老师真切地说,“里面有一种别人看不到的东西”。
这种看不见的东西,是每个人置身事外的人无法想象的,但它却微妙地作用在孩子身上。
初来板烈时,卢安克上课中,底下会有人突然打起来,闹得不可开交。拍摄后,课堂渐渐安静规矩起来。
有一回,班里的调皮鬼忽然举手,认真地说:“卢老师,我控制不住自己想乱动,可以罚我站到外面吗?”
所以,留守儿童们不是真的野,他们只是缺乏一个有耐心的大人来引导。
04
卢安克来板烈支教,在他看来是普通的决定,却曾在村里引发了不小的骚动。
半辈子没出过山的村民们,对这个金发碧眼的高个外国人,有疑惑,有不解,还有敌意。
有人说他是外国特务,也有人说他是拐卖小孩的人贩子,总之一开始,没人愿意接近他。
他不是家财万贯的企业家,不是名望震天的慈善家,他只是个身份不明的教书匠。
每年德国的父母会给他5000块钱人民币,作为他全年的生活费,包括看病买药,衣食住行。
这个德国家庭有着超乎寻常的家庭理念,卢安克的孪生哥哥在国际绿色和平组织,妹妹在非洲难民署教书,退休的父母都表示支持。
板烈村是贫困县东兰的下属村,卢安克改变不了这里的贫穷,他每个月只花一百来块钱,还包括十块钱的教室房租。
县里说过要给他发工资,他拒绝了。
他有收入来源的,只是从不花在自己身上。不去走访学生家里时,他就翻译教育书稿,但所有的稿费一到手,他就捐出去,给更需要的人吧。
当年那些质疑他、诋毁他的村民后来都说:“当年都错怪他了。他跟我们一起犁田、种菜,是真正白求恩,又没有要钱,也没有其他消费,不吃肉,只吃红薯叶。”
柴静也问:“不喝酒、不赌博、不恋爱、不吃肉,你有什么乐趣呢?”
卢安克腼腆一笑:“有更大的乐趣,和孩子们在一起。”
05
在做留守儿童人数调查时,班里的孩子几乎都举起了手。
角落里的男孩一直沉默着低头,其他孩子说:“他每晚都害怕,家里只有他和姐姐了。”
姐姐和他同班,两个人看起来差不多大。
后来,柴静到家里采访这对姐弟,两人出其懂事。
对于感冒生病,两个六年级的孩子已坚强到自己走去医院治疗。
他们何尝不渴望陪伴,只是爸爸妈妈说:“一旦回来就没有钱,这样就上不了学。”
上学和父母陪伴成为一项单选题时,哪怕他们不理解也只能接受答案。
而他们也只是万千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缩影,班里最内向的孩子小罗,家境也差不多。
妈妈在海南挑香蕉,爸爸在山外的城里打零工,家中留了三个孩子。
小罗的哥哥智力残障,和他同班,弟弟只有三岁,常年在邻居家托管。周末对于小罗来说,就是种菜、采摘,而养猪、放鸭、煮饭更是日常。
山里食物都是自给自足,这个时节只有扁豆和西红柿,兄弟俩就张忙着给大家做了这顿平常又不平常的饭。
吃饭时,随行的摄影师还在拍,小罗就等着。他把所有人都当作客人,客人不吃,主人就陪着,这是山里的规矩。
小罗把自己早早就当成了待客的大人,尽管他还是个青春期的孩子。
三年后,柴静再度回到这个村子见到小罗时,他家已经盖了新楼房,只是父母照旧不在家。
那个单薄的身影站在自家阳台上,显得无限落寞。每天能够见到父母,竟成了一个遥远的愿望。
他也不知道还能继续上学多久,卢安克当初班上46个学生,最终只有八个坚持到了初中。
中途有人辍学结婚,有人外出打工,他们流入社会,依旧不被主流接纳,加入各种帮派,寻求新的庇护。
知识改变命运,这句无比政治正确的口号,在闭塞的山村像是荒谬的奢侈。
06
2006年,卢安克申请过加入中国国籍,却被官方拒绝了。
一没有“中国配偶,二没有在国家一级单位工作四年以上,他用十年陪伴了板烈村一代留守儿童的成长,却换不来一个中国的合法身份。
2011年1月,没谈过恋爱的卢安克和一位乡村支教老师结婚了。两人起初志同道合,扎根在山村教育,随着妻子年纪增大,想要生儿育女回杭州组建小家。
可板烈的留守儿童是他的生命,他离不开,如果不去杭州,自己的孩子将来也会是留守儿童的延续。卢安克陷入两难。
后来他请柴静再度回到板烈,做了期告别节目。拍摄快结束时,卢安克请摄影师站在山坡上,拍下了那天的夕阳。
那时,他在心里做出了决定,“男人需要自己的事业,女人需要自己的家。”
回到杭州的卢安克,在一家工厂打工,做了一个星期就离开了。
签证问题迟迟不解决,他只好流亡越南。随后下落不明,有人说他又换了姓名,回到了广西,有人说在活动中见过这位高个子德国人,只是他不叫卢安克。
节目播出后,很多人谴责卢安克妻子。
戏剧性的是,当卢安克消失在我们视野后,他的妻子王老师又回到了板烈教学,在简陋得只有一张木床的宿舍,批改作业,保管孩子们生活费。
当年卢安克的宿舍就在不远处,依旧保留着他住过的痕迹,孩子们还在等他回来。
因为,他在QQ群里说过:“有空我会回去看你们。”
07
据统计,2017年中国有留守儿童1550.56万人。
当时,卢安克的曝光,将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推到公众视野里。
第一期柴静专访播出后,很多志愿者慕名而来,他们有的呆两三天,有的停两三星期、几个月,后来他们都走了。
而孩子们还都记得,曾经有个女孩教他们美术,带他们画画,画大山、树木,那些短暂的欢乐,在单调得只剩下农活和课本的孩子生活里,闪着亮光。
卢安克是板烈村留守儿童的天使,对于外界,可不这么看,甚至有人说他拍摄的支教日常是败坏我国形象,更有甚者抹黑卢安克娈童、恋童。
不堪重负的卢安克,最终关闭了博客,留下这样一段声明。
“我不是本国人,还是去管一些外来人不应该管的事情,使得本国人有些难受。为了不伤害你们的自尊感,我是不应该管留守儿童的事情。”
当初很多人问他为什么来这里,想要达到什么目的,他都笑笑,没有什么伟大的目的。每个周末,每个春节,轮流陪伴那些家里没有大人的留守儿童,这就是意义。
正如柴静所说的:“卢安克给人的,不是那种会掉眼泪的感动,但他会让你呆坐在夜里想,我现在过的这是什么样的生活。”
默默无闻的人离开了,一面旗帜倒掉了。十多年的付出,没有受到额外嘉奖,反倒是千夫所指,结局黯然心碎,饱含遗憾。
今天是中国第34个教师节,不论他在哪里,我们都说声:“卢老师,辛苦了,教师节快乐。”
-END-
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
如需转载,请在后台回复“转载”
往 期 精 选